金华教师

首页 > 教师 > 阅读资料 >

2022金华教师招聘阅读资料:心理学易混概念对比

金华中公教育 2022-01-24 16:38:30 浙江中公教育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金华中公教育温馨提醒您关注浙江金华教师考试阅读资料:【心理学易混概念对比】

心理学中有许多相似概念使我们在做题中总是很难辨别,接下来老师就带着大家对于心理学中相似的一些概念进行对比分析

一、注意的特点:指向性VS集中性

(一)概念

指向性:注意的指向性是指心理活动有选择地反应一定的对象,而离开其他对象。

集中性:注意的集中性是指心理活动停留在被选择的对象上的强度和紧张度,它使心理活动离开一切无关事物,并且抑制多余的活动,以保证注意的对象得到比较清晰和明晰的反应。

(二)对比:

指向性:强调指向于某个对象上。

集中性:强调停留在对象上的状态

如:学生看黑板、看笔记是指向性;学生听课时屏息凝神、侧耳倾听是集中性。

二、思维的特征:间接性VS概括性

(一)概念

间接性:是指不是直接通过感觉器官而是通过其他媒介来认识客观事物。

概括性:

思维的概括性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思维反映的是同一类事物共同的、本质的属性

(2)思维还可以反映事物的内部联系和规律

(二)对比

通过概念我们可以分析出,间接性侧重的是推断,通过A→B;概括性强调的是归纳整理,找出一类事物的共同关键特征,比如说冰块、水蒸气我们都能概括出是由水构成的,这就体现了思维的概括性。其次概括性还反映出事物之间的内部联系和规律,如人们在日常生活经验中,总结出“早少阴,晚烧晴”,这句话就反映了事物之间的内部联系和规律,故体现了概括性,所以我们在分析间接性和概括性时可以从概念入手,分析出是推断还是归纳概括就可以对应到是间接性还是概括性。

(三)例题

人们通过化石推测历史,体现了思维的什么特征?

答案:间接性。解析:人们通过化石推测历史,强调通过A推测出B故为间接性。

三、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一)概念

感受性:是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也就是人对刺激的感觉灵敏程度。

感觉阈限:是指能够引起人的感觉的刺激范围。

(二)对比

感受性—人—感受能力

感受性主要指人的感受能力即灵敏程度的问题

感觉阈限—物—数量

感觉阈限主要指次刺激物的数值问题

如婴儿皮肤娇嫩,轻轻一碰触就会有感觉,说明婴儿的感受性高,感觉阈限低。

注:感受性与感觉阈限成反比关系。

四、习题对比

1.【单项选择题】对感受性的理解错误的是(    )。

A.在先天遗传素质上靠后天生活经验发展成熟的

B.不会因条件变化而发生变化

C.不同的生活实践使感受性的发展不同

D.感受性是可以发展与补偿的

1.【答案】B。解析: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叫感受性。并不是所有适宜刺激都能引起感觉。人的感官只对一定范围内的刺激做出反应,只有在这个范围内的刺激才能引起人的感觉。

2.【单项选择题】下列关于感觉阈限和感受性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差别感受性越高,差别感觉阈限越低

B.绝对感觉阈限越低,绝对感受性越高

C.差别感觉阈限和绝对感觉阈限成反比关系

D.不同个体对同一事物的感受性不同

2.【答案】C。解析:感觉阈限和感受性成反比关系,而差别感觉阈限和绝对感觉阈限之间没有反比关系。

 猜你喜欢

查看更多

 大家都在看

2021浙江公职类考试公告查询
2021浙江公务员考试新资讯
2021浙江事业单位招聘公告
浙江地区银行招聘信息汇总
浙江教师招聘_资格证考试信息
中公题库APP
最近浙江国企招聘信息
最近浙江辅警考试信息
扫码咨询客服
扫码咨询

教师<

招考信息

报考指导

阅读资料

考试题库

各项目入口一键直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