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

首页 > 国家公务员 > 阅读资料 > 行测 >

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题库:自然语如何转为推出关系

金华中公教育 2013-08-28 10:47:03 浙江中公教育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提醒您关注行测答题技巧

 

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题库:自然语如何转为推出关系

 

假言命题是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逻辑推理题型当中长盛不衰的一个考点,在几乎所有的公职类考试行测的试卷中均会出现一道,有的地方甚至会出现两道及两道以上。假言命题毫无争议地成为除加强和削弱题型之外最常考的逻辑题型,同时也是理论背景最丰富的题型,所以,中公教育认为考生只有掌握假言的知识和解题技巧,才能快速地做出假言类题目。

 

(一)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假言命题

在做题的过程中会发现,假言命题的推出关系不仅仅蕴含在“如果A,那么B”这样的句式中,还好很多其他的句式,都表示这种逻辑的推出关系。我们有必要总结一下这些句式。但是,在总结之前,我们需要搞明白两个概念——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

如果我们说A是B的充分条件,它的含义是“有A就有B”,即“AàB”。

如果我们说A是B的必要条件,它的含义是“没A就没B”,即“非Aà非B”,也就是“BàA”。

这里的推出关系的本质是,由“包含的范围少”的情况,去推出“包含的范围多”的情况。例如,如果一个人是合肥人,那么他一定也是安徽人,即“合肥人à安徽人”,这个例子中,“合肥人”这个概念的范围比较小,而“安徽人”这个概念的范围比较大,并且“合肥人”这个概念是包含于“安徽人”这个概念当中的。所以,我们说“合肥人à安徽人”,其中,合肥人是安徽人的充分条件,即“是合肥人”就可以推出“是安徽人”,安徽人是合肥人的必要条件,即“不是安徽人”就可以推出“不是合肥人”。

我们要知道什么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含义呢?因为我们把假言命题分为两类:充分条件的假言命题和必要条件的假言命题。

第一,充分条件的假言命题。

最常见的充分条件的假言命题有两个:“如果A,那么B”和“只要A,就B”。这两个命题的推理规则都是“AàB”,表示“有A就有B”。在记忆的时候,我们可以简单地记为“前推后”。

第二,必要条件的假言命题。

最常见的必要条件的假言命题有两个:“只有A,才B”和“除非A,否则不B”。这两个命题的推理规则都是“BàA”,表示“没A就没B”,或者记为“BàA”。在记忆的时候,我们可以简单地记为“后推前”。

在这里,我尤其要注意“只要A,就B”和“只有A,才B”的区别。这两个句式看起来类似,但是表示的A和B的逻辑关系截然相反。例如,一个女生对男生说:

(1)只要你对我好,我就嫁给你;

(2)只有你对我好,我才嫁给你。

这两个句式的区别在于关联词,如果要男生在这两个句子当中选择一个,我想,大部分男生都希望听到第(1)句话,因为相比第(2)句话,第(1)句更加含情脉脉,而第(2)句略带威胁的口吻。我们用逻辑的思维来分析这句话,对于第一句话,“你对女生好”是“女生嫁给你”的充分条件,即假设你对这个女的好,这个女的就是你的了;对于第二句话,“你对女生好”只是“女的嫁给你的”必要条件,即假设你不对这个女的好,那么这个女的就肯定不会是你的,至于假设你对这个女的好了,那这个女是不是你的,她并没有表态。

(二)假言命题的推广

在做题的过程中,我们的思维不能局限在这上面总结的常见关联词中,事实上,我们会遇到很多自然的语言,我们需要从这些语言中抽提出推出关系,例如:

第一,充分条件的假言命题举例:

1、不管前面的关联词是什么,如果后面的关联词是“那么、就、则”,那么这个假言命题是“前推后”的充分条件的假言命题,例如,“如果A那么B”、“只要A就B”、“若A,则B”、“一A就B”等。

2、“A是B”;

3、“(要想)A必须B”;“A的关键是B”

4、“A将要B”;“A就会B”;“A一定B”;“A必然导致B”。

第二,必要条件的假言命题举例:

1、不管前面的关联词是什么,如果后面的关联词是“才”,那么这个假言命题是“后推前”的必要条件的假言命题,例如,“只有A才B”、“A才B”。

2、“A是B的基础必不可少的条件必要条件”;

3、“没有A就没有B”;

4、“除非A,否则不B”。

在具体做题的过程中,对于我们拿捏不准的假言推出关系,我们可以以“有A就有B”和“没A就没B”为标准进行判断。

例题:文化是活的生命。持久的生命力有赖于其影响力,而社会大众的喜爱是构成影响力的前提条件。

由此可以推出:

A.受到大众喜爱的文化就会有影响力和持久的生命力

B.不受大众喜爱的文化就没有持久的生命力

C.文化没有影响力就不会受到社会大众的喜爱

D.只有具备了持久的生命力,才可能会受到社会大众的喜爱

这道题答案是B。题干中包含的两个假言命题分别是“生命力有赖于影响力”,“社会大众的喜爱是影响力的前提条件”。

“生命力有赖于影响力”,相当于“生命力必须影响力”,“有生命力就一定有影响力”,所以,推出关系是“生命力à影响力”。

“社会大众的喜爱是影响力的前提条件”,相当于“社会大众的喜爱是影响力的必要条件”,即“影响力à社会大众的喜爱”。

将题干的这两个假言命题串联起来,得到“生命力à影响力à社会大众的喜爱”,再应用逆否规则即是“社会大众不喜爱à没有生命力”。所以答案选B。

中公教育认为,掌握了以上解题方法,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考场上便可叱咤风云。

 

其他行测答题技巧资料:

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题库:成语题常犯错误

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题库:带你走进直言命题

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题库:抽签是公平的游戏?

更多行测答题技巧资料

推荐:考试交流QQ群微信微博

 猜你喜欢

查看更多

 大家都在看

2021浙江公职类考试公告查询
2021浙江公务员考试新资讯
2021浙江事业单位招聘公告
浙江地区银行招聘信息汇总
浙江教师招聘_资格证考试信息
中公题库APP
最近浙江国企招聘信息
最近浙江辅警考试信息
扫码咨询客服
扫码咨询

国家公务员<

招考信息

报考指导

阅读资料

方法技巧 行测 申论 面试 时事政治 成功分享

考试题库

行测 申论 面试

各项目入口一键直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