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

首页 > 国家公务员 > 阅读资料 > 行测 >

2019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以文解文之词句理解题

金华中公教育 2018-10-17 14:19:20 浙江中公教育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中公国家公务员考试网提醒您关注2019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2019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以文解文之词句理解题】

2019国家公务员考试招考咨询_备考资料_考试题库汇总

政策咨询

2019金华公务员考试交流群290240554 | 微信公众号: 金华市中公教育(JHOFFCN) | 新浪微博@中公教育金华部分 | 咨询电话:0579-82300055

在言语理解中有一类题型,一般是以文段中某个词语或者某句话作为出题点,要求选择理解正确的选项。这类题型最容易走入的误区就是只围绕出题点进行分析,而不关注文段的其他信息,所以,在接下来的题目中,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要将出题点代入原文,以文解文。下面,中公教育通过几道题来感受如何从原文中找到解题信息。

【例1】

杨振宁还是化学实验员的时候,工作开展并不顺利。他的朋友开玩笑说:“凡是有杨振宁的地方,就会有爆炸。”后来经过多番的思考和比较,杨振宁决定从化学领域转入物理领域,并由此展现自己的风采,最终于1957年与李政道联手摘取了该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对杨振宁朋友的玩笑,理解正确的是:

A.“爆炸”是比喻的说法,指杨振宁做化学实验时被同事围得水泄不通

B.“爆炸”是夸张的说法,指杨振宁化学实验操作失误严重

C.“爆炸”是比喻的说法,指杨振宁的化学实验成果多成为爆炸性新闻

D.“爆炸”是夸张的说法,指杨振宁开展的化学实验项目极具危险性

【中公解析】答案:B。文段开头介绍杨振宁做化学实验员时工作并不顺利,后来从化学领域转到物理领域才取得巨大成就,故朋友开玩笑所说 “凡是有杨振宁的地方,就会有爆炸”,是指杨振宁在不擅长的化学领域经常出现过失,“爆炸”是一种夸张的说法,并不是指这真正的爆炸。而是对应前文中工作开展不顺利,能够解释这一词语的只有B项。故正确答案为B。

【例2】

说到食品安全的治理,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中国依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各个方面的制度建设不够完善,面对现实,人们自然而然将问题引向法律法规制度、政府监管体系、社会治理机制的完善。这一指向当然是正确的,政府也沿着这些方向做了许多努力。但是这类治理方案的一个问题是,“远水解不了近渴”。

作者引用“远水解不了近渴”想要表达的意思是:

A.中国短时期之内无法真正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B.相关法律及机制建设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完成的

C.作为发展中国家要解决食品安全问题难度极大

D.想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必须做好长期工作的准备

【中公解析】答案:B。根据题干定位原文,这一俗语出现在文段最后一句话中,结合前文语境用“但是”表示转折,引出这类治理“远水解不了近渴”,这类治理指代前文完善法律制度及相关机制这一解决方案,即说明了相关机制建设并非短时间内可以完成的,对应到B项。A、C、D表述不明确,都未涉及“机制”这种具体解决方式,故正确答案为B。

相关国家公务员行测答题技巧阅读推荐

2019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片段阅读转折文段就是这么做

2019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行测火眼金睛之细节判断题

2019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逻辑推理:“A或B”、非A→B”

更多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答题技巧请登录中公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猜你喜欢

查看更多

 大家都在看

2021浙江公职类考试公告查询
2021浙江公务员考试新资讯
2021浙江事业单位招聘公告
浙江地区银行招聘信息汇总
浙江教师招聘_资格证考试信息
中公题库APP
最近浙江国企招聘信息
最近浙江辅警考试信息
扫码咨询客服
扫码咨询

国家公务员<

招考信息

报考指导

阅读资料

方法技巧 行测 申论 面试 时事政治 成功分享

考试题库

行测 申论 面试

各项目入口一键直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