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金华教师招聘阅读资料:王充的教育思想辨析
一、考点汇总
王充的教育思想是教师招聘考试中的重要考点之一,主要以客观题(单选题、多选题和判断题)的形式来进行考察,是大家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今天小编就带着大家一起,对王充的教育思想进行梳理。
(一)王充生平
王充字仲任,浙江上虞人,东汉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教育家。王充出身于农人兼小商贩家庭。他六岁开始识字,八岁入书馆学习。后来又进入太学学习。他不满于太学学风,厌弃章句之学,不肯严守师法家法。他记忆力特强,过目成诵,博通“众流百家之言”。离开太学后,王充曾出任过小官,都因为人耿直,又不愿趋炎附势、同流合污,于是辞职还家,著书、教授终身。王充著有《讥俗》、《政务》、《论衡》、《养性》等书。
(二)教育思想
1.“学知”与“知为力”
王充反对“生而知之”。他说:“天地之间,含血之类,无性(生)知者”。王充认为那种前知千年,后知万代的人根本就不存在,一切智能之士的知识都来源于学习。针对“不学自知,不问自晓”观点,他说:“人才有高下,知物由学,学之乃知,不问不识。”他列举多种事实,证明孔子并非“先知”,亦非“神”人。
王充还重视知识的力量,“人有知学,则有力矣”。认为知识就是力量。他举出了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富国强兵的事例来说明知识和知识分子的重要性。
2.“见闻为”与“开心意”
王充说:“齐部世刺绣,恒女无不能;襄邑俗织锦,钝妇无不巧。日见之,日为之,手狎也。”不与外界事物相接触,不目见、耳闻、口问、手为,就不能学到知识。所谓“见闻为”就是要依靠耳、目、口、手去直接接触客观世界。“圣人不能生知,须任耳目以定情实。”“如无闻见,则无所状。”就是说,要依靠自己耳闻、眼见等手段去获取感性知识,在此前提下才能“手狎”。
王充认为,学习知识不能仅停留在“见闻为”感性认识阶段。因为耳目所获得的感觉有虚实之分,书本知识有真伪之别,如果只凭耳目,就不能得到全面、完整以及正确的知识。必须通过“开心意”这一理性思维过程,才能揭示想象背后的规律与本质,将平常的生活经验上升为哲理。所以他说:“故是非者,不徒耳目,必开心意”,方能“知一通二,达左见右”。
3.“距师”与“问难”
由于“师”乃载道之具,“信师”在一定意义上也就是“尊古”,加上当时“师法”、“家法”已成为学术发展的桎梏,因此王充有针对性地提出“距师”。他认为“世儒学者好信师而是古,以为圣贤所言皆无非,专精讲习,不知难问”。因此他反对迷信古人和书本,提倡解放思想、独立思考。他说:“凡学问之法,不为无才,难于距师,核道实义,证定是非也”,主张破除对教师的迷信。
王充还主张“问难”,强调敢于问难求解。“苟有不晓解之问,迢难孔子,何伤于义?诚有传圣业之知,伐孔子之说,何逆于理?”在《问孔》篇中,王充采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方法,指出孔子言论中诸多矛盾之处。在《刺孟》篇中,列举八方面的问题,一一质问,以孔、孟的“失言”和“失实”来证明“贤圣所言皆无非”观点的荒谬。
4.“文人”与“鸿儒”
王充把培养“文人”与“鸿儒”当做理想的培养目标。他将中国的知识分子约略分为四种:“能说一经”的“儒生”、“博览古今”的“能人”、“上书奏记”的“文人”、“精思著义”的“鸿儒”。王充理想的教育目标是“文儒”,即“文人”与“鸿儒”。这里的“文人”知识渊博,能将知识融会贯通,能利用自己的知识“上书奏记”,对实际政治进行评论和提出建议。这里的“鸿儒”是知识分子中最高级一层。他们能够“精思著义,连结篇章”,“兴论立说”。他们不为前人理论所束缚,具有创造性的理论思维能力,是难得的学术理论人才。
二、试题练习
1.中国古代反对“生而知之”,主张“人有知学,则有力矣”的教育家是( )。
A.墨子 B.王充
C.老子 D.孙子
解析:B。王充反对“生而知之”。他说:“天地之间,含血之类,无性(生)知者”。王充认为那种前知千年,后知万代的人根本就不存在,一切智能之士的知识都来源于学习。针对“不学自知,不问自晓”观点,他说:“人才有高下,知物由学,学之乃知,不问不识。”他列举多种事实,证明孔子并非“先知”,亦非“神”人。王充还重视知识的力量,“人有知学,则有力矣”。认为知识就是力量。他举出了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富国强兵的事例来说明知识和知识分子的重要性。故选B。
2.把培养“文人”与“鸿儒”当做理想的培养目标的教育家是( )。
A.老子 B.庄子
C.王充 D.孔子
解析:C。王充把培养“文人”与“鸿儒”当做理想的培养目标。他将中国的知识分子约略分为四种:“能说一经”的“儒生”、“博览古今”的“能人”、“上书奏记”的“文人”、“精思著义”的“鸿儒”。王充理想的教育目标是“文儒”,即“文人”与“鸿儒”。这里的“文人”知识渊博,能将知识融会贯通,能利用自己的知识“上书奏记”,对实际政治进行评论和提出建议。这里的“鸿儒”是知识分子中最高级一层。他们能够“精思著义,连结篇章”,“兴论立说”。他们不为前人理论所束缚,具有创造性的理论思维能力,是难得的学术理论人才。故选C。
常见问题
- 教师资格未认定能不能参加教师招聘考试
- 金华教师招聘考试考哪几门,有什么要求?
- 金华哪些地区参与教师招聘省统考?
- 金华教师招聘考试报名条件是怎么样的?
- 教师资格证什么时候报名?什么时候考试?
- 教师资格证报名条件是怎么样的?
-
微信公众号:金华中公教育
(ID:JHOFFCN)
专注金华招聘资讯及备考学习资料推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