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金华教师招聘阅读资料:学习动机理论重点解析
在心理学中有很多流派,例如:行为主义、认知主义等,因此不同的流派对于学习动机的产生会有很多的观点,这就是考试中考查的“学习动机理论”知识点。学习动机理论包括:强化理论、需要层次理论、成就动机理论、成败归因理论、自我效能感理论。下面围绕常考的三个理论和同学们一起来交流。
一、强化理论
代表人物:巴甫洛夫、斯金纳
观点及评价:该理论认为动机的产生都需要伴随外在刺激的强化,没有刺激不会有学习动机,也不会产生学习行为。强化理论过于看重外部学习动机,而忽略了内部学习动机。
二、需要层次理论
代表人物:马斯洛
观点及评价:马斯洛认为人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会有不同的需要,那么动机也是在人们为了满足不同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此观点是正确的,因为我们前面学过动机的产生条件,学习动机=学习需要+学习期待。
主要内容:
(1)生理需要
这是人类维持自身生存的最基本要求,包括饥、渴、衣、住、性的方面的要求。
(2)安全需要
人身安全、健康保障、资源所有性、财产所有性、道德保障、工作职位保障、家庭安全、社会安定和国际和平。
(3)归属和爱的需要
也称为社交需要,包括被人爱与热爱他人、希望交友融洽、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被团体接纳的归属感等。
(4)尊重的需要
表现为自尊和受到别人尊重,具体表现为认可自己的实力和成就、自信、独立、渴望赏识与评价、重视威望和名誉等。
(5)自我实现的需要
所谓自我实现是指追求自我理想的实现,是充分发挥个人潜能和才能的心理需要,也是创造力和自我价值得到体现的需要。
三、成败归因理论
代表人物:维纳
观点及评价:归因是人们对自己或他人活动及其结果的原因所作的解释和评价。心理学家维纳对行为结果的归因进行了系统探讨,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内部归因与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与不可控制性归因。他又把人们活动成败的原因即行为责任主要归结为六个因素,即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好坏、身心状态和外界环境。我们在引导学生进行归因时,应该往正确的方向去归因,尽量避免因能力不足导致失败的归因观,长此以往会使学生产生习得性无助感。
以上是和大家分享的重要动机理论,希望同学们能够学以致用,考出好成绩!
常见问题
- 教师资格未认定能不能参加教师招聘考试
- 金华教师招聘考试考哪几门,有什么要求?
- 金华哪些地区参与教师招聘省统考?
- 金华教师招聘考试报名条件是怎么样的?
- 教师资格证什么时候报名?什么时候考试?
- 教师资格证报名条件是怎么样的?
-
微信公众号:金华中公教育
(ID:JHOFFCN)
专注金华招聘资讯及备考学习资料推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