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金华教师资格考试题库:每日一练及答案(06.20)
科目一(1-3)
1.某校教师运用“学习有意思”的教学宗旨,针对班级内调皮不学习的“差生”不是一味地批评或放弃,而是积极吸引“差生”学习,在教学中融入幽默的话题,让“差生”也觉得课堂很有意思。从学生观角度看,该校老师( )。
A.关注学生的实践性
B.关注学生的发展性
C.关注学生的差异性
D.关注学生的创造性
2.实施素质教育是时代的呼唤,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关于素质教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素质教育必须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B.素质教育强调要创造一种适合儿童的教育
C.素质教育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D.素质教育就是德、智、体、美、劳的教育
3.案例分析
于老师决定在班上组织一次全员参与的特长展示活动,学生们陆续在报名表上写上自己的“拿手好戏”:手工、书法、弹琴、乒乓球……于老师发现,除了小伟,其他学生都报了项目。
小伟刚从外地转来,学习成绩很差,很少参加集体活动,在班上也没有什么朋友,于老师把小伟找来,鼓励他报名参加特长展示活动,小伟却自卑地说自己没有什么特长。于老师启发他说:“不管是什么,只要是拿手的,就可以展示出来!”小伟想了很久,急的快哭了,怯怯的问:“老师,我削梨又快又好,皮不会断开,请问削梨算是特长吗?”于老师当即拍板:“行!就这个了。”
展示活动当天,于老师郑重的请小伟表演削梨。在大家好奇的目光中,小伟拿出了一只黄澄澄的大鸭梨和一把小刀,两手飞快地转动,不一会儿就把梨削好了,削好的梨子圆滑晶莹,细长的果皮垂下来足有两米长。同学们都情不自禁的鼓起掌来。
从那以后,小伟开朗多了,学习更加用功了,学习成绩有了较大提高。于老师还注意发挥他肯吃苦、爱劳动的优点,推荐他担任班上的卫生委员,他的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得到了锻炼。
从学生观的角度分析该老师的行为。
小学科目二(4-6)
4.下列对骨折病人的现场急救原则表述错误的是( )。
A.救命在前,防止休克
B.及时固定,避免随意移动
C.先包扎固定再止血
D.包扎固定后,立即送往医院处理
5.学校和家庭相互支持和配合,才能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因此,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之间的关系应该是( )。
A.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保障
B.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和补充
C.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部分
D.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6.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 )。
A.提高学习成绩
B.矫正学生问题行为
C.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D.发展学生能力
中学科目二(7-10)
7.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具有什么样的特殊功能?( )
A.加速
B.阻碍
C.延缓
D.控制
8.有的学生在文学艺术方面有天赋,有的学生在科学技术方面有天赋,有的学生在体育运动方面有天赋,说明了人的身心发展( )。
A.可变性
B.个别差异性
C.互补性
D.不平衡性
9.少年期的儿童抽象思维已占主导地位,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也有所发展,但仍带有不少片面性和主观性。心理学家把这一时期称为( )。
A.心理断乳期
B.极端期
C.新时期
D.青年期
10.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不包括( )。
A.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B.要求全面发展、和谐发展
C.要求尊重教师、孝敬父母
D.强调发展个性、培养创造精神
科目一(1-2)
1.【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观的内容。“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认为学生是发展的人,主要表现在:(1)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2)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3)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教师要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积极成长的,是有培养前途的,是追求进步和完善的,是可以获得成功的,因而对教育好每一个学生应充满信心。学生是不是生活得很有趣味,是不是学得很好,是不是健康成长,是不是幸福欢乐,都和他们所在的学校和所遇到的教师有极大的关系。题干中,该校教师在班级内部针对“差生”采取相应的措施让他们感受到“学习有意思”,帮助他们摘掉“差生”的帽子,该校老师看到了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即关注了学生的发展性。B项正确。
A项:学生的实践性是指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学习理论,也需要让学生参与实践,达到学懂学会、学以致用的效果。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是指素质教育要求教师要正视学生的个别差异,克服按照统一标准和尺度去衡量学生,追求完全趋同、整齐划一的弊端,须根据学生各个方面的情况因材施教。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意识,让学生可以善于变换角度灵活的思考和解决问题。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2.【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素质教育的内涵。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通过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的有机融合,来实现学生的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将素质教育直接等同于德、智、体、美、劳的教育的说法是错误的。因此,D项表述错误,为正确选项。
A、B、C三项:素质教育必须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素质教育强调的是“创造一种适合儿童的教育,而不是挑选适合儿童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均是对素质教育内涵的准确表述。与题干不符,排除。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
3.【参考答案】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观。
于老师的教育行为符合“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首先,“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强调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是发展的人具体体现为学生是有发展规律的人、学生是处在发展过程中的人、学生是具有巨大潜能的人。教师不能只注意学生的现实发展情况,还要注意学生发展的各种可能性,更不能把学生的现实发展情况当作他的全部人生。材料中由于于老师的这些举动,小伟不仅性格开朗了,而且学习也更加努力,成绩提高很快。于老师还注意发挥他肯吃苦、爱劳动的优点,推荐他当卫生委员,说明于老师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把学生作为发展的主体。
其次,“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强调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独特的人具体体现为学生是完整的人、每个学生都具有自身的独特性。素质教育要求教师要正视学生的个别差异,克服按照统一标准和尺度去衡量学生,追求完全趋同,整齐划一的弊病,根据学生各个方面的情况进行因材施教。材料中于老师组织班级全体学生参与特长展示活动,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人,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把学生当作完整的人来看待的学生观。
综上所述,于老师践行了“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教师在教学中要把学生看做是发展的人和独特的人,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小学科目二(4-6)
4.【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对骨折病人的现场急救原则。对骨折病人的现场急救应遵循以下原则:救命在前,防止休克;及时固定,避免随意移动;先止血再包扎固定,包扎固定后,立即送往医院处理。C项表述错误,为正确选项。
A、B、D三项:均符合对骨折病人的现场急救原则。与题干不符,排除。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C。
5.【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关系。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由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对其子女与年幼者实施的教育和影响。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和补充,有不可替代的教育作用。B项正确。
A、C、D三项:均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6.【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总目标的识记情况。《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故C项正确。
A、B、D三项:均不够准确,故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中学科目二(7-10)
7.【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学校教育。学校教育目标明确、时间相对集中、有专人指导并进行专门组织的教育活动,此外,学校教育使个体处在一定的学习群体中,个体之间发展水平有差异,这也有助于个体的发展。如果学校教育能正确判断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这种加速作用将更明显、更富有成效,故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故A项符合题意。
BCD三项均与题意不符合,故本题选择A选项。
8.【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人的身心发展规律。个体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差异性和互补性等特点。
选项A,可变性是认同心理年龄的特征之一;它是指由于社会和教育条件在儿童身上所起的作用不尽相同,因而在儿童心理发展的过程和速度上,彼此之间可以有一定差距,即可变性。
选项B,个别差异性在不同层次上存在。从群体的角度看,首先表现为男女性别的差异;不仅是自然性别上的差异,还包括由性别带来的生理机能和社会地位、角色、交往群体的差别。其次,个别差异表现在身心的所有构成方面,其中有些是发展水平的差异,有些是心理特征表现方式上的差异。
选项C,互补性反映出个体身心发展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一方面是指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另一方面,互补性也存在于心理机能和生理机能之间。
选项D,不平衡性包含两方面:一个是个体内部同一方面的发展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是不均衡的;另一个是个体内部不同方面在不同发展时期具有不平衡性。
题干中,不同学生擅长领域不同,体现了个体与个体之间不一样,是指个体差异性,故本题选择B选项。
9.【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心理发展阶段。我国的心理学家将个体的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即乳儿期(0-1岁)、婴儿期(1-3岁)、幼儿期(3-6、7岁)、童年期(6、7-11、12岁)、少年期(11、12-14、15岁)、青年期(14、15-25岁)、成年期(25-65岁)、老年期(65岁以后)。在每一个人生阶段都会形成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
少年期也被称为“心理断乳期”或“危险期”。在这一时期,抽象思维已占主导地位,并出现反省思维,但抽象思维在一定程度上仍要以具体形象为支柱。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也有所发展但仍带有不少片面性和主观性。故本题选择A。
10.【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教育目的包括“为谁培养人”和“培养什么样的人”两个方面。在“为谁培养人”层面上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性质是社会主义;在“培养什么样的人”的层面上,要求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受教育者。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①我们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思想政治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②我们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两方面的和谐发展。③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④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是教育目的实现的根本途径。
选项A、B、D,这三项的说法均是我国教育目的基本精神的表达。
选项C,尊重教师、孝敬父母是对我们思想道德素质的要求,并不能将它简单划分为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选项A、B、D均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C。
常见问题
- 教师资格未认定能不能参加教师招聘考试
- 金华教师招聘考试考哪几门,有什么要求?
- 金华哪些地区参与教师招聘省统考?
- 金华教师招聘考试报名条件是怎么样的?
- 教师资格证什么时候报名?什么时候考试?
- 教师资格证报名条件是怎么样的?
-
微信公众号:金华中公教育
(ID:JHOFFCN)
专注金华招聘资讯及备考学习资料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