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常考知识点回顾及强化练习题(七)
金华人事考试网温馨提醒您关注金华教师资格证、教师招聘考试报考指导:
浙江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常考知识点回顾及强化练习题(七)
中学教学(上)
1.教学的概念
王策三认为“所谓教学,乃是教师教、学生学的统一活动;在这个统一活动中,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身心获得一定的发展,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
李秉德认为“教学就是指教的人指导学的人进行学习活动。进一步来说,指的是教和学相结合或相统一的活动”。
基于上述认识,我们认为教学是以教材为中介的师生双方教和学的共同活动。
2.中学教学的意义
1)中学教学是一种严密组织起来的传授系统知识技能,促进学生发展的最简洁有效的形式;
2)中学教学是实现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
3.中学教学的任务
1)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创造力;
3)培养学生具有科学世界观的基础和优良的道德品质;
4)发展学生的体力和个性。
4.教学过程的概念
教学过程是教师教和学生学得双边活动过程,具体说,教学过程就是通过目的、有计划的师生交往和互动,学生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科学世界观的基础和优良的道德品质,发展学生的体力和个性的过程。
5.教学过程的构成要素
构成教学过程的要素有许多,其中最基本的是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四个方面。
6.教学过程的本质
1)认识过程说;2)认识和发展过程说;3)实践说;4)认识和实践说;5)多本只说;6)交往说。
7.中学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1)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辩证统一规律
第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教师的主导作用是由其职责决定的;
教师的主导作用决定着学生的学习质量;
教师的主导作用决定着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发挥。
第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
第三:教学中应防止两种倾向
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辩证统一规律
第一: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
第二:发展智力是深入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
第三:强调知识和智力的统一,并不排斥两者的差异
第四:从掌握知识到发展智力的条件
第五:教学中应防止两种倾向
3)掌握知识与提高思想辩证统一规律
第一: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
教学的教育性,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客观要求;
教学的教育性,是教材内容的必然反映;
教学的教育性,是教师本身思想修养的必然体现。
第二:知识和思想品德的关系
第三:教学中坚持教育性,应防止两种倾向。
4)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辩证统一规律
第一: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间接经验
第二:学习间接经验必须以个人的直接经验为基础
第三:中学教学重要防止两种倾向
8.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1)引起学习动机;2)感知课程内容;3)理解课程内容;4)巩固知识的技能;5)应用知识和技能;6)对学生掌握课程内容情况的检查和评定。
9.教学原则的概念
教学原则是教学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和知道原理,它是广大教师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反映了教学过程的客观规律。
10.中学教学原则提出的其他依据
1)教学实践的经验;2)教育教学目的;3)现代科学理论。
11.直观性原则及运用是指教师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为学生提供有关的事实、实物和形象,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和直接经验,为学生学习新知识、形成新概念、发展智力和思想品德等奠定基础。
1)要根据中学学科的特点和实际,恰当地选择直观手段。
2)直观教具要有代表性和典型性。
3)运用直观教具要和语言讲解结合起来。
4)要防止为了直观而直观的偏向。
12.启发性原则及基本要求是指教师在教学中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重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使其掌握课程内容分的本质,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善于积极主动地思考,学会独立地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
1)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习兴趣和责任感。
2)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指导学生思维方法,培养学生自学和独立工作的能力。
3)发扬教学民主。
13.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密切结合实际,讲清基础理论,并引导学生把读书与实践、思想与行动统一起来,指导学生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际中的具体问题,达到有知能用。
1)正确处理感知与理解的关系。
2)处理好理论与实际的关系。
3)教学中应注意练习三个方面的实际。
14.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原则是指教师以准确无误的技术知识和基本技能武装学生,同时保证所举的实例、所用的方法以及教学的组织的科学性,并结合课程内容的学习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1)保证教学的科学性。
2)教师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深入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挖掘教材内在的思想因素,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
3)教师要加强自身修养。
15.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中教师应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基础知识,并在掌握技能、技巧方面达到熟练的程度,当需要时能很快地再现出来,并能熟练地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1)要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
2)要及时地组织学生进行系统的复习和练习。
3)要指导学生掌握记忆的方法。
16.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师按照科学知识内在的逻辑顺序和学生认知能力发展的顺序进行教学,使学生逐步地、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在此基础上促进发展。
1)教师应按照中学课程内容的逻辑体系进行教学。
2)教师应根据中学生发展的“序”抓好教学。
3)教师既要循序,是教材内容和教学进度适合学生的接受能力,又要是教学内容有一定的难度,使学生“跳一跳,够的着”,这样才能使他们有所提高,才能促进他们的发展。
17.因材施教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教学,既要注意学生的共同特点,又要照顾个别差异,从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是每个学生都能得到良好的发展。
1)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考虑中学生的年龄特征,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
2)教学中,教师还应了解每个中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3)正确对待“先进生”和“后进生”。
强化练习题
1.(A)是严密组织起来的传授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
教学 教育 自学 智育
2.在教学任务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C)。
发展学生的智力 培养学生的能力 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形成学生科学世界观和道德品质
3.为了解决名词、术语脱离事物,抽象概念脱离具体形象,理解脱离感知等矛盾,教师在教学时必须注意贯彻(B)。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直观性原则 巩固性原则 启发性原则
4.在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中,居于中心环节的是(B)。
引起学习动机 领会知识 巩固知识 运用知识
5.“拔苗助长”违背的教学原则是(C)。
直观性原则 巩固性原则 循序渐进原则 因材施教原则
相关推荐报考指导:
常见问题
- 教师资格未认定能不能参加教师招聘考试
- 金华教师招聘考试考哪几门,有什么要求?
- 金华哪些地区参与教师招聘省统考?
- 金华教师招聘考试报名条件是怎么样的?
- 教师资格证什么时候报名?什么时候考试?
- 教师资格证报名条件是怎么样的?
-
微信公众号:金华中公教育
(ID:JHOFFCN)
专注金华招聘资讯及备考学习资料推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