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常考知识点回顾及强化练习题(八)
金华人事考试网温馨提醒您关注金华教师资格证、教师招聘考试报考指导:
浙江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常考知识点回顾及强化练习题(八)
中学教学(下)
1.教学方法是教法和学法的统一,是完成教学任务的桥梁。
2.教学方法的概念:为完成教学任务采用的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共同活动方式的总称。
3.选择和运用中学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
1)教学的目的任务;2)中学课程的性质及其特点;3)中学生的身心特点;4)学校的设备条件;5)教学的时限;6)教师自身的条件。
4.讲授法及基本要求是指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讲授课程内容的方法。
1)要把高度的思想性和严密的科学性有机地统一起来。
2)要经常提出一些具有启发意义的问题,促进学生积极的思考。
3)要讲究语言艺术。
4)可恰当运用板书和教具。
5.谈话法及基本要求是教师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通过师生交谈,使学生获得知识技能、提高能力、培养思想品德的一种教学方法。
1)教师要充分做好谈话前的准备。
2)问题的提出要明确、具体、难易适中,富有启发性。
3)在谈话进程中,要抓住学生思维发展的脉络,提出问题,因势利导,逐步引导结论。
4)教师要掌握提问的技巧。
6.讨论法及基本要求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由全班或小组成员围绕教师提出的议题,相互交流,发表自己的见解,最终弄清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
1)讨论的题目要有价值。
2)讨论前应做好充分准备。
3)讨论时,要引导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
4)讨论结束时,教师应进行小结。
7.读书指导法及基本要求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和参考书等材料,以获取知识、培养自学能力以及发展其他素质的一种教学方法。
1)教师应指导学生阅读教科书,培养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好习惯。
2)应帮助学生选择优秀的课外读物,以扩大视野,丰富知识。
3)教师还应指导学生把阅读和思考结合起来,指导学生如何摘录、写提纲、写心得,逐步养成写读书笔记的习惯。
8.演示法及基本要求是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展示各种实物、教具、音像资料或做示范性试验,以指导学生通过观察,获取关于事物的感性认识,说明、印证和巩固课堂所讲内容的一种教学方法。
1)要注意挑选演示的时机和内容。
2)演示时要尽量使学生利用多种感官,充分感知学习对象,以获得深入人的感性材料。
3)演示时要引导学生抓住主要问题进行观察。
4)要掌握演示技巧。
9.参观法及基本要求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组织学生到校外一定的场所,对实际事物进行观察、研究,从而获得知识或巩固验证已学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
1)参观前,应做好一些必要的准备工作。
2)参观时,教师应对学生进行一些必要的指导。
3)参观后,应注意材料的整理分析,注意把参观到的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上来。
10.练习法及基本要求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知识去反复完成一定的操作已形成技能技巧的一种教学方法。
1)教师和学生双方都应明确练习的目的要求。
2)练习的难度和数量应恰当,练习的方式要多样化。
3)教师应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练习方法。
4)教师要及时检查和讲评练习的质量。
11.实验法及基本要求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进行独立操作,以获取与验证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
1)实验前,要做好必要的准备。
2)实验时,教师要具体指导。
3)实验结束后,教师要做总结。
12.实习作业法及基本要求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组织学生在校内外参加实践活动,进行实际操作,把书本知识运用于实践的一种教学方法。
1)教师要做好实习作业的准备工作。
2)实习作业中,教师要认真巡视,及时指导,掌握全面情况,并争取有关部门的协助,确保实习作业的质量,如需学生自行完成的实习作业,教师需尽到督促学生完成作业的责任。
3)实习作业结束后,做好实习作业的总结工作。
13.教学组织形式的概念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历史上最早的教学组织形式是个别教学。
14.我国中学教学基本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
1)以“班”为学生人员组成的单位。
2)以“课时”为教学的时间单位。
3)以“课程表”为教学活动的基本周期。
4)以“课”为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
15.班级授课制的类型和结构
1)班级授课制的类型包括:单一课和综合课。
2)班级授课制的结构包括:组织教学、检查复习、学习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和布置课外作业。
16.我国中学教学的辅助形式
1)个别指导:是教师在面向全班学生集体教学的前提下,照顾不同学生的情况,因人施教。
2)现场教学:是把学生带到事物发生、发展的现场进行教学活动,在有关人员的协调下通过现场实物、过程开展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17.我国中学教学的特殊形式复式教学:是有一个教师在同一教室、同一节课内,用不同的教学内容,对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它主要的特点是教师直接教学和学生自动作业交替进行。
18.中学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备课、上课、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评价。
19.备课的意义:是指教师在上课前的准备工作,具体说就是指教师在课前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适当的教学策略与方法,创造必要的教学环境与条件,以便使新的教学活动与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和心理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教学准备过程。
20.备课应做好的工作:
1)备教材:A确定具体的教学目标;B突出重点,解决难点;C领会插图,认真准备插图、挂图和板画;D钻研习题,认真准备练习和作业;E备提问。
2)备学生
3)备教法
21.上课的意义:上课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22.上好一堂课的要求
1)教学目的明确:教师必须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正确地决定每一节课的教学目的,提出恰如其分的要求。
2)教学内容正确:现行的教材虽然一纲多本,但是其编写的依据——课程标准是统一的,它只是根据课程标准提出一般的课程内容,给教师很大的发挥空间,如果教师照本宣科地去讲授,是收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的。
3)教学方法恰当:在一节课里,学生能否正确地领会知识,真正掌握课本上的东西,并把所掌握的只是转化为能力,是和教师能否依据教学的规律,能否正确地贯彻教学原理和灵活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有密切关系的。
4)教学组织得好:教学要有严密的计划性和组织性。
5)师生互动得好:一堂课成功与否,不仅要看其科学性、系统性如何,还要看师生的互动状况如何。
6)教师要有全面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教学的基本功主要包括讲、写、画、演等方面。
强化练习题
1.教师把实物、教具展示给学生看,或者向学生作示范性实验,使学生通过直观感知,从而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方法,叫做(C)。
观察法 实验法 演示法 练习法
2.迄今为止在世界范围内应用最广泛、最普遍的一种教学方法是:(B)
练习法 讲授法 谈话法 讨论法
3.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包括(ABCDE)。
讲授法 讨论法 实验法 练习法 谈话法
4.下列关于实验法的论述,正确的是(ABDE)。
实验法是在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的教学中运用得较多
它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的一严谨的学习态度
要求教师注意启发,讲究语言艺术
要求目的明确,精选内容
重视语言指导,重视教师示范作用
5.属于谈话法的基本要求是(ABCDE)。
准备好问题
准备好谈话计划
提问要明确,引起思维兴奋
善于启发诱导
做好归纳、小结
相关推荐报考指导:
常见问题
- 教师资格未认定能不能参加教师招聘考试
- 金华教师招聘考试考哪几门,有什么要求?
- 金华哪些地区参与教师招聘省统考?
- 金华教师招聘考试报名条件是怎么样的?
- 教师资格证什么时候报名?什么时候考试?
- 教师资格证报名条件是怎么样的?
-
微信公众号:金华中公教育
(ID:JHOFFCN)
专注金华招聘资讯及备考学习资料推送
-